科技成果来源:广西科技成果库;
地区:广西
成果名称:城中村面源生活污水处理及环境改善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
成果完成单位:广西益江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大学;
成果完成人:胡湛波;李振友;李玲杉;杨福玲;魏群;周权能;黄魁;罗声远;陈涛;吴勇;吴红慧;熊建华;李畅;韦旭;
成果类型:应用技术
技术领域: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
成果简介:
成果来源与背景:2013年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批文号:南科发[2013]72号,合同编号:20132303/20142102课题名称:城中村面源生活污水处理及环境改善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起止时间:2013年8月-2014年8月该项目由广西益江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大学共同承担完成。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技术原理:通过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采用“预处理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c-mbbr)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工艺处理城中村生活污水;采用“曝气 生物促生剂及微生物菌剂 水生动植物(生态系统构建)”的组合工艺,通过生态修复措施改善池塘水质及构建塘内水生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其生态系统并形成良性循环,逐步实现水体的自净功能。性能指标:在南宁市高新区心圩村甘棠坡建立生活污水处理及环境改善项目示范工程一处,采用“预处理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c-mbbr)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工艺,处理后出水codcr、ss 9 mg/l、nh3-n等主要污染物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运行电费小于0.2元/吨水,具有较好的经济可行性。采用生态修复技术措施对示范点污染池塘治理后,水质及生态系统得到改善,达到景观用水要求。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国内传统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大多采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工艺,采用这两种工艺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存在设备结构复杂、运行管理费用高、能耗高、剩余污泥量较多等缺点,在推广应用中存在诸多限制。该项目采用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工艺,同时具备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的优点,可提供移动生物膜和活性污泥共存体系,提高氧利用率和污水处理效率,有机负荷高,同时减少剩余污泥产生量。具有污泥泥龄长、处理效率高、设备运行能耗少、剩余污泥产量小、二次污染少等特点,系统处理出水codcr、nh3-n、ss、tn等主要污染物指标可稳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此外,可以根据水量大小决定设备的组合形式,灵活应用,特别适宜水量波动大的分散型生活污水的处理。具体显著优点如下:组合灵活,可以根据水量大小决定设备的组合形式,应用灵活,能适应不同水量的污水处理;设备简易,构筑物少,占地省,设备运行能耗少,运行费用低。处理效率高,效果稳定,剩余污泥产量小,二次污染少。处理设备埋在地下,无臭气,对周围环境影响小,无环境卫生障碍,系统上可进行正常绿化、景观设计。该项目生态修复集成技术所采用“曝气 生物促生剂及微生物菌剂 水生动植物(生态系统构建)”组合工艺的,是在综合考虑各种技术方法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根据水体污染特点,通过对不同处理工艺精细选择、优化和组合,开发出的一种技术可行、处理成本低、效果好的景观水体治理技术。该项目所采用生物生态组合技术,集水质改善、长效稳定与保持、生态恢复与景观提升于一体,通过人工生态重建的生物生态组合技术方法,快速恢复水体生态系统和自净能力,同时恢复和提升水体景观功能。相比于国内其它方法组合,具有运行简单,建设成本及运行管理费用低廉,净化效果好,水质保持时间长的综合优势。该技术的突出特点如下:工程充分利用现有环境条件,集成生态修复及污染控制技术,因势利导,环境影响小,生态协调性好。遵循池塘水水生态系统氮磷等物质的季节动态及水文特征,重组及优化生态修复工程实施的时间序列、空间布局。充分利用特制微生物制剂对构建的水生态系统进行必要干预与维护,促进其向自然稳态的水生植物生态系统转化。经项目技术查新,查新报告显示,国内尚未见有采用该项目类似结构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以及采用“曝气 生物促生剂(微生物菌剂) 水生动植物”组合工艺改善城中村污染池塘水质、构建水体生态系统及恢复其自净功能的文献报道,其技术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该项目技术对于广西、乃至全国其他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城中村)面源生活污水处理及环境改善都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项目已经完成中试研究工作,项目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已南宁市高新区心圩村甘棠坡、贺州富川县柳家乡、富川县大堔坝、上林明亮镇等地进行了应用示范。项目产品主要应用于城市城中村面源生活污水的处理、乡镇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及河湖、池塘等污染水体水质改善及生态修复,特别适用于南方城市城中村面源污染的治理。该项目开发的技术经示范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的使用达到了良好的效果,项目技术成熟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有保证。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该项目已经完成中试研究工作,项目产品已南宁市高新区心圩村甘棠坡、贺州富川县柳家乡、富川县大堔坝、上林明亮镇等地进行了应用示范,下一步将该项目技术成果推向市场,加大技术成果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成果登记/完成年份:2015年
以上信息来自国家科技成果公共数据库,科技成果所有人非我平台所有。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方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