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左右滑动选省市

川渝山地马铃薯全产业链关键技术构建与应用-9479威尼斯

更新时间:2024-08-09
川渝山地马铃薯全产业链关键技术构建与应用 科技成果来源:四川科技成果库;
地区:四川
成果名称:川渝山地马铃薯全产业链关键技术构建与应用
成果完成单位:西昌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重庆大学;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成果完成人:李佩华;刘绍文;彭正松;任茂智;郑顺林;林巧;董红平;董攀;冯泊润;张云;王宗洪;刘言;乃戈日优;曲继鹏;汪扬媚;
成果类型:基础研究
技术领域:谷物及其他作物的种植
成果简介: 川渝山地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近1000万亩,地处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该产业主要存在优质、抗病品种缺乏,生产水平较低、产业链条短、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为该项目组深入且系统的开展了马铃薯全产业链中制约绿色发展和提质增效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一是拓宽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途径,收集并创制了4000余份适合该地区的种质资源,构建了川渝地区最大的种质资源库;创新适应高原生境的新品种高效育种与评价新体系和方法,选育出西芋3号、川凉薯10号、西芋4号、川凉芋1号四个优良新品种,引种审定青薯9号。其中,西芋3号、川凉薯10号抗晚疫病和高抗病毒病,川凉薯10号、西芋4号淀粉含量分别高达22.9%、21.7%,比常规高淀粉品种高4.9、3.7个百分点,具体负责指导建设了川渝两地唯一的国家级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县昭觉县,选育新品种占凉山州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60%以上,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凉山马铃薯”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西芋3号成功入选嫦娥4号生物载荷月球生物实验,登陆月球背面,为中国航天领域生命探索及利用开创了新的途径。 二是针对严重制约山区马铃薯产业的病害,开展了马铃薯病害重要功能基因家族研究,揭示了马铃薯病程相关蛋白pr1功能对病害防控策略开创性价值,解析了天然产物抑制马铃薯晚疫病和干腐病等重大病害病原菌生长发育机理,在马铃薯病害防治理论上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在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总影响因子150以上,4篇论文单篇影响因子10以上。 三是围绕育成品种,开展了马铃薯高效群体构建、资源高效利用、抗逆高效生产理论研究,建立了以“带状轮作、增碳减氮、分期追肥、配施生物菌剂”等肥料高效利用及克服连作障碍的新品种配套技术。集成了马铃薯高产高效绿色生产技术体系,创建了相应的栽培专家服务系统,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创新集成了马铃薯种薯扩繁技术。实施了11次极限高产栽培攻关;创造了川渝地区马铃薯单产、原原种扩繁高产、冬作生产、特色地方乌洋芋高产等4项记录,促进了育成品种的推广应用。 四是基于川渝山区马铃薯产业终端开发了马铃薯白酒、纸、豆腐乳、饼干、面条、糕点等一系列特色马铃薯精深加工产品。首次以凉山地区生产的马铃薯为原料,采用小曲固态发酵法生产高品质的马铃薯酒,揭示了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与风味组学之间的关系;国内外首创产品马铃薯豆腐乳已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并进行规模化生产;建立了马铃薯贮藏、淀粉废液无害化处理及循环利用技术体系。拓宽了马铃薯利用渠道,延长了加工产业链条,补齐了马铃薯加工产业链短板,有力促进了产业的提质增效。 该项科研成果在已推广期内(2008-2021),新品种、新技术累计推广面积2024.13万亩,累计新增产量90.31亿公斤,累计新增纯收益117.69亿元;其中,近三年新品种、新技术累计推广面积1127.4万亩,累计新增产量47.43亿公斤,新增纯收益59.88亿元。
成果登记/完成年份:2022年
以上信息来自国家科技成果公共数据库,科技成果所有人非我平台所有。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方更正!
电话咨询
读内容
搜本页
回顶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