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采煤工作面上口顶板支护装置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号:cn202111514429.9
专利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枣泉煤矿,中国矿业大学
权利人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灵武市马家滩
专利发明(设计)人:马昆,翟文,杜昭,何永铭,王建东,李响,任予鑫,贺文斌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煤工作面上口顶板支护装置,包括l形综合工作面,综合工作面包括l形外侧和l形内侧,外侧与内侧均安装有排风架,综合工作面还包括横向面和竖向面,竖向面为采煤区,采煤区内顶部安装有排头支架,排头支架顶部安装有支护顶板,横向面的两个排风架之间设置有回风巷,回风巷靠近排风架的一侧安装有若干单体液压支柱;方便安装和移动,节约了人工成本,能较轻易安装,提高了工作效率。
主权利要求:
1.一种采煤工作面上口顶板支护装置,包括l形综合工作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工作面包括l形外侧和l形内侧,所述外侧与所述内侧均安装有排风架,所述综合工作面还包括横向面和竖向面,所述竖向面为采煤区,所述采煤区内顶部安装有排头支架,所述排头支架顶部安装有支护顶板,所述横向面的两个所述排风架之间设置有回风巷,所述回风巷靠近所述排风架的一侧安装有若干单体液压支柱;
位于所述竖向面内的所述排风架与所述回风巷:
当所述排头支架与所述回风巷之间距离小于0.5m时,所述排头支架与所述回风巷之间安装有用来协助支撑支护顶板的支柱;
当所述排头支架与所述回风巷之间距离大于等于0.5m时,所述排头支架与所述回风巷之间安装有所述支柱和单元支护;
当所述排头支架与所述回风巷之间距离小于0.5m时,所述排头支架与所述回风巷之间安装有一个所述支柱;
当所述排头支架与所述回风巷之间距离大于等于0.5m时,且小于1m时,所述排头支架与所述回风巷之间安装有两排所述单元支护,每一排设置有2个所述单元支护,相邻所述单元支护之间间距小于等于0.4m;
当所述排头支架与所述回风巷之间距离大于等于1m时,且小于1.5m时,所述排头支架与所述回风巷之间安装有两排所述单元支护,每一排设置有3个所述单元支护,相邻所述单元支护之间间距小于等于0.4m;
当所述排头支架与所述回风巷之间距离大于等于1.5m时,且小于2m时,所述排头支架与所述回风巷之间安装有两排所述单元支护,每一排设置有4个所述单元支护,相邻所述单元支护之间间距小于等于0.4m。 说明书 : 一种采煤工作面上口顶板支护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采煤工作面上口顶板支护装置。背景技术[0002] 传统的采煤工作面都是用柱子对支护顶板进行支撑,但是柱子本身体积大,而且非常的笨重,移动和安装都非常的艰难,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损坏,会造成很大的损失,而柱子本身制造成本较高,而且因为引动和安装都很费力,所以会很耗时,降低了工作效率。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煤工作面上口顶板支护装置,包括l形综合工作面,所述综合工作面包括l形外侧和l形内侧,所述外侧与所述内侧均安装有排风架,所述综合工作面还包括横向面和竖向面,所述竖向面为采煤区,所述采煤区内顶部安装有排头支架,所述排头支架顶部安装有支护顶板,所述横向面的两个所述排风架之间设置有回风巷,所述回风巷靠近所述排风架的一侧安装有若干单体液压支柱;[0004] 位于所述竖向面内的所述排风架与所述回风巷:[0005] 当所述排头支架与所述回风巷之间距离小于0.5m时,所述排头支架与所述回风巷之间安装有用来协助支撑支护顶板的支柱;[0006] 当所述排头支架与所述回风巷之间距离大于等于0.5m时,所述排头支架与所述回风巷之间安装有所述支柱和单元支护。[0007] 进一步的,当所述排头支架与所述回风巷之间距离小于0.5m时,所述排头支架与所述回风巷之间安装有一个所述支柱。[0008] 进一步的,当所述排头支架与所述回风巷之间距离大于等于0.5m时,且小于1m时,所述排头支架与所述回风巷之间安装有两排所述单元支护,每一排设置有2个所述单元支护,相邻所述单元支护之间间距小于等于0.4m。[0009] 进一步的,当所述排头支架与所述回风巷之间距离大于等于1m时,且小于1.5m时,所述排头支架与所述回风巷之间安装有两排所述单元支护,每一排设置有3个所述单元支护,相邻所述单元支护之间间距小于等于0.4m。[0010] 进一步的,当所述排头支架与所述回风巷之间距离大于等于1.5m时,且小于2m时,所述排头支架与所述回风巷之间安装有两排所述单元支护,每一排设置有4个所述单元支护,相邻所述单元支护之间间距小于等于0.4m。[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0012] 本发明一种采煤工作面上口顶板支护装置,传统的采煤工作面都是用柱子对支护顶板进行支撑,但是柱子本身体积大,而且非常的笨重,移动和安装都非常的艰难,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损坏,会造成很大的损失,而柱子本身制造成本较高,而且因为引动和安装都很费力,所以会很耗时,降低了工作效率,所以本发明中多处使用易移动的单体液压支柱做支撑,方便安装和移动,节约了人工成本,当排头支架距回风巷上帮的宽度大于等于0.5m时,增设单元支护,单元支护也是可伸缩的,体积要比柱子小很多,可起到加固的作用,防止支护顶板坍塌,同时单元支护体积小,较轻易安装,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0013]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的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14]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0015] 图2为本发明排头支架示意图。[0016] 图3为本发明单体液压支柱示意图。[0017] 图4为本发明支柱示意图。[0018] 图5为本发明单元支护示意图。[0019] 图中:1‑综合工作面、101‑外侧、102‑内侧、2‑排风架、103‑横向面、104‑竖向面、3‑排头支架、4‑支护顶板、5‑回风巷、6‑单体液压支柱、7‑支柱、8‑单元支护。具体实施方式[0020]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0021]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一种采煤工作面上口顶板支护装置,包括l形综合工作面1,综合工作面1包括l形外侧101和l形内侧102,外侧101与内侧102均安装有排风架2,综合工作面1还包括横向面103和竖向面104,竖向面104为采煤区,采煤区内顶部安装有排头支架3,排头支架3顶部安装有支护顶板4,横向面103的两个排风架2之间设置有回风巷5,回风巷5靠近排风架2的一侧安装有若干单体液压支柱6;[0022] 位于竖向面104内的排风架2与回风巷5:[0023] 当排头支架3与回[0024] 风巷之间距离小于0.5m时,排头支架3与回风巷5之间安装有用来协助支撑支护顶板4的支柱7;[0025] 当排头支架3与回风巷5之间距离大于等于0.5m时,排头支架3与回风巷5之间安装有支柱7和单元支护8。[0026] 具体的,当排头支架3与回风巷5之间距离小于0.5m时,排头支架3与回风巷5之间安装有一个支柱7。[0027] 具体的,当排头支架3与回风巷5之间距离大于等于0.5m时,且小于1m时,排头支架3与回风巷5之间安装有两排单元支护8,每一排设置有2个单元支护8,相邻单元支护8之间间距小于等于0.4m。[0028] 具体的,当排头支架3与回风巷5之间距离大于等于1m时,且小于1.5m时,排头支架3与回风巷5之间安装有两排单元支护8,每一排设置有3个单元支护8,相邻单元支护8之间间距小于等于0.4m。[0029] 具体的,当排头支架3与回风巷5之间距离大于等于1.5m时,且小于2m时,排头支架3与回风巷5之间安装有两排单元支护8,每一排设置有4个单元支护8,相邻单元支护8之间间距小于等于0.4m。[0030] 本发明工作原理:使用时,综合工作面1上端头主要依靠工作面内的排头支架3、过渡支架支护顶板4,回风巷5内最后一台排头支架3与回风巷5上帮之间用具有伸缩功能的单体液压支柱6打设单元支护8对支护顶板4进行支撑,并在切顶线处,从支架顶梁与掩护梁铰接处向巷口方向打设,用单体液压支柱6打设封口柱。在回采过程中如果出现支架下滑现象,导致机尾排头支架3与回风巷5上帮形成空顶时,根据空顶范围变化及时采用有效支护,具体情况如下。[0031] (1)排头支架3距回风巷5上帮宽度小于0.5m时,主要利用排头架维护上出口顶板,只在支架顶梁与掩护梁铰接处打设1棵封口支柱7。当顶板破碎时与巷道顶底板垂直打设封口支柱7。[0032] (2)排头支架3距回风巷5上帮宽度大于等于0.5m,小于1m时,封口支柱7沿工作面走向打设两排,靠采空区一排在排头架顶梁与掩护梁铰接处打设,打设2棵单元支护8,柱距不大于0.4m,当顶板破碎时与巷道顶底板垂直打设封口支柱7。第二排距第一排0.8m打设,打设1颗戗柱。封口支柱7与工作面煤壁之间距回风巷5上帮0.4m打设一排单元支护8维护顶板,走向柱距为0.8m。[0033] (3)当排头支架3距回风巷5上帮宽度大于等于1m,小于1.5m时,封口支柱7沿工作面走向打设两排,靠采空区一排在排头架顶梁与掩护梁铰接处打设,打设3棵单元支护8,柱距不大于0.4m。第二排距第一排0.8m打设,打设2颗戗柱,柱距不大于0.8m。当顶板破碎时与巷道顶底板垂直打设封口支柱7。封口支柱7与工作面煤壁之间沿工作面倾向打设二排单元支护8进行支护顶板4,每排走向柱距0.8m,其中一排单元支护8距回风巷5上帮0.4m,另一排单元支护8距排头架0.4m。[0034] (4)当排头支架3距回风巷5上帮的宽度大于等于1.5m,小于2.0m时,封口支柱7沿工作面走向打设两排,靠采空区一排在排头架顶梁与掩护梁铰接处打设,打设4棵单元支护8,柱距不大于0.4m。第二排距第一排0.8m打设,打设3颗戗柱,柱距不大于0.8m。当顶板破碎时与巷道顶底板垂直打设封口支柱7。封口支柱7与工作面煤壁之间打三排单元支护8,每排单元支护8走向柱距0.8m,靠回风巷5上帮的一排单体支柱7距回风巷5上帮0.4m;靠排头架的一排支柱7距排头架0.4m,中间一排距回风巷5上帮1.1m。[0035] (5)在宽度大于等于2.0m时,可根据工作面走向的变化情况,适度减小工作面伪斜或增加一台液压支架管理顶板。[0036] 传统的采煤工作面都是用柱子对支护顶板4进行支撑,但是柱子本身体积大,而且非常的笨重,移动和安装都非常的艰难,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损坏,会造成很大的损失,而柱子本身制造成本较高,而且因为引动和安装都很费力,所以会很耗时,降低了工作效率,所以本发明中多处使用易移动的单体液压支柱6做支撑,方便安装和移动,节约了人工成本,当排头支架3距回风巷5上帮的宽度大于等于0.5m时,增设单元支护8,单元支护8也是可伸缩的,体积要比柱子小很多,可起到加固的作用,防止支护顶板4坍塌,同时单元支护8体积小,较轻易安装,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0037]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含本申请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实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由权利要求指出。[0038]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以上所述的本申请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
专利地区:宁夏
专利申请日期:2021-12-13
专利公开日期:2024-07-09
专利公告号:cn11441250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