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底板沉降缝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号:cn202210517366.0
专利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权利人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16号中建文化城二期办公楼1单元17层
专利发明(设计)人:朱宝君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底板沉降缝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加固底板固定设置在混凝土底板上,且加固底板和混凝土底板中设置有注胶槽,加固底板中在注胶槽的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第一角型钢;在实际施工过中,本发明通过在压胶管边侧设置的防溢辅助组件和稳固组件,一方面能够避免胶水产生渗漏,且对于溢出的胶水能够进行收集储存,避免造成资源浪费,提高施工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的稳固组件,对于压胶管能够进行很好的位置定位工作,对于压实胶水具有积极作用,进而保证防水施工质量,且对于压胶管后期的拆卸也是非常简单,给施工人员提供便利。
主权利要求:
1.一种底板沉降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固底板(2),所述加固底板(2)固定设置在混凝土底板(1)上,且加固底板(2)和混凝土底板(1)中设置有注胶槽(11),加固底板(2)中在注胶槽(11)的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第一角型钢(3),第一角型钢(3)中贯穿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锚杆(4),且第一固定锚杆(4)的一端延伸至混凝土底板(1)中,第一角型钢(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角型钢(5),注胶槽(11)两侧对称设置的第二角型钢(5)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隔离硅纸(6),即第一隔离硅纸(6)的两端固定设置在第二角型钢(5)的侧壁上,所述加固底板(2)上对称固定设置有第一槽型钢(7),第一槽型钢(7)的一端焊接固定设置有第二槽型钢(9),且第一槽型钢(7)中贯穿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锚杆(8),第二固定锚杆(8)的一端穿过加固底板(2)且延伸至混凝土底板(1)中,对称设置的第二槽型钢(9)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隔离硅纸(10),即第二隔离硅纸(10)的两端固定设置在第二槽型钢(9)的侧壁上;
防溢辅助组件(13),所述防溢辅助组件(13)对称设置在压胶管(12)的两侧,防溢辅助组件(13)包含有第一连接板(1301)、第二连接板(1302)、密封垫(1303)、限位滑槽(1304)、第一磁铁条(1305)、限位滑条(1306)、第二磁铁条(1307)、收集盒(1308);所述第一连接板(1301)对称固定设置在压胶管(12)的两侧,第一连接板(130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板(1302),且第一连接板(1301)的底端面固定设置有密封垫(1303),所述限位滑槽(1304)对称设置在第二连接板(1302)的内侧壁,限位滑槽(1304)中固定设置有第一磁铁条(1305),所述限位滑条(1306)活动设置在限位滑槽(1304)中,且限位滑条(1306)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磁铁条(1307),限位滑条(1306)固定设置在收集盒(1308)的一侧;
稳固组件(14),所述稳固组件(14)包含有螺纹柱(1401)、辅助弹簧(1402)、活动环(1403)、推压螺杆(1404)、保护帽(1405)、套管(1406)、活动柱(1407)、连接弹簧(1408)、夹板(1409)、防滑凸条(1410);所述螺纹柱(1401)等距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板(1302)的外侧壁,且螺纹柱(1401)中设置有螺纹槽,且螺纹槽延伸至第二连接板(1302)中,所述辅助弹簧(1402)环绕固定设置在螺纹柱(1401)的边侧位置,且辅助弹簧(140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活动环(1403)上,所述推压螺杆(1404)螺纹连接设置在螺纹槽中,且推压螺杆(140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保护帽(1405),所述套管(1406)等距设置在第二连接板(1302)的内侧壁,且关于螺纹槽进行对称设置,套管(1406)中活动设置有活动柱(1407),所述活动柱(1407)的一端一体成型设置有连接弹簧(1408),连接弹簧(1408)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套管(1406)中,活动柱(1407)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夹板(1409)的一侧,夹板(1409)的另一侧等距固定设置有防滑凸条(14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板沉降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铁条(1307)与第一磁铁条(1305)设置位置相对应、设置组数相同,两者相互吸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板沉降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盒(1308)共设置有两组,且收集盒(1308)的盒口一侧紧贴第二槽型钢(9)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板沉降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1409)等距设置有若干组,且夹板(1409)一侧设置的防滑凸条(1410)进行倾斜设置。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底板沉降缝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沉降缝垫层施工,在沉降缝处垫层要考虑设计变形处理,采用下卧式垫层;沉降缝底板混凝土施工,在沉降缝空隙内填充材料;将底板沉降缝缝口表面刨成锯齿形后,用水冲洗干净;晾干后刷dt‑01活性剂,后背贴式止水带施工;压钢处理;
s2:安装压胶管(12),即在两个第二槽型钢(9)之间形成的注浆口安装安装压胶管(12),通过设置的稳固组件(14)对其进行稳固安装;通过设置的防溢辅助组件(13)能够避免胶水产生渗漏,且对于溢出的胶水能够进行收集储存,避免造成资源浪费;最后再向沉降缝中进行注浆。 说明书 : 一种底板沉降缝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底板沉降缝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背景技术[0002] 目前地下室沉降缝防水体系大多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或钢板)止水带,空隙内加填充材料,垫层部分未设计变形处理,垫层砼一次性浇筑,底板内止水带下部填充材料无法填塞,致使在结构沉降过程中,垫层断裂,断裂处变成剪切支点;致使防水层延伸余量不满足变形要求而被拉裂,形成渗漏质量隐患。[0003] 现有技术下对于其底板沉降缝的处理工作,采用在垫层上留置凹槽,同时在垫层上进行沉降缝位置标示,防水施工做成凹凸曲面以增加防水层延伸余量,底板上背贴式止水带且通过槽型钢对底板进行垫压,槽型钢之间留有注浇缝,之后将防水浇注入其中,最后在注浇缝的缝口使用压胶管胶水进行封堵压实,现有在对于压胶管通过在压胶管的侧壁固定设置连接板,连接板另一端焊接固定在槽型钢上,此过程一方面,对于压胶管的后期拆除非常麻烦,另一方面,压胶管在对注浇缝中的防水胶压实过程中,可能会将使其中的防水胶溢出,造成资源浪费,且压实效果低下,不能满足实际施工需求,影响防水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0004]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底板沉降缝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发明内容[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板沉降缝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底板沉降缝防水结构,包括[0007] 加固底板,所述加固底板固定设置在混凝土底板上,且加固底板和混凝土底板中设置有注胶槽,加固底板中在注胶槽的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第一角型钢,第一角型钢中贯穿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锚杆,且第一固定锚杆的一端延伸至混凝土底板中,第一角型钢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角型钢,注胶槽两侧对称设置的第二角型钢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隔离硅纸,即第一隔离硅纸的两端固定设置在第二角型钢的侧壁上,所述加固底板上对称固定设置有第一槽型钢,第一槽型钢的一端焊接固定设置有第二槽型钢,且第一槽型钢中贯穿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锚杆,第二固定锚杆的一端穿过加固底板且延伸至混凝土底板中,对称设置的第二槽型钢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隔离硅纸,即第二隔离硅纸的两端固定设置在第二槽型钢的侧壁上;[0008] 防溢辅助组件,所述防溢辅助组件对称设置在压胶管的两侧,防溢辅助组件包含有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密封垫、限位滑槽、第一磁铁条、限位滑条、第二磁铁条、收集盒;[0009] 稳固组件,所述稳固组件包含有螺纹柱、辅助弹簧、活动环、推压螺杆、保护帽、套管、活动柱、连接弹簧、夹板、防滑凸条。[0010]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对称固定设置在压胶管的两侧,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板,且第一连接板的底端面固定设置有密封垫,所述限位滑槽对称设置在第二连接板的内侧壁,限位滑槽中固定设置有第一磁铁条,所述限位滑条活动设置在限位滑槽中,且限位滑条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磁铁条,限位滑条固定设置在收集盒的一侧。[0011] 优选的,所述第二磁铁条与第一磁铁条设置位置相对应、设置组数相同,两者相互吸引。[0012] 优选的,所述收集盒共设置有两组,且收集盒的盒口一侧紧贴第二槽型钢的侧壁。[0013] 优选的,所述螺纹柱等距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板的外侧壁,且螺纹柱中设置有螺纹槽,且螺纹槽延伸至第二连接板中,所述辅助弹簧环绕固定设置在螺纹柱的边侧位置,且辅助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活动环上,所述推压螺杆螺纹连接设置在螺纹槽中,且推压螺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保护帽,所述套管等距设置在第二连接板的内侧壁,且关于螺纹槽进行对称设置,套管中活动设置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一端一体成型设置有连接弹簧,连接弹簧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套管中,活动柱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夹板的一侧,夹板的另一侧等距固定设置有防滑凸条。[0014] 优选的,所述夹板等距设置有若干组,且夹板一侧设置的防滑凸条进行倾斜设置。[0015] 一种底板沉降缝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16] s1:沉降缝垫层施工,在沉降缝处垫层要考虑设计变形处理,采用下卧式垫层;沉降缝底板混凝土施工,在沉降缝空隙内填充材料;将底板沉降缝缝口表面刨成锯齿形后,用水冲洗干净;晾干后刷dt‑01活性剂,后背贴式止水带施工;压钢处理;[0017] s2:安装压胶管,即在两个第二槽型钢之间形成的注浆口安装安装压胶管,通过设置的稳固组件对其进行稳固安装;通过设置的防溢辅助组件能够避免胶水产生渗漏,且对于溢出的胶水能够进行收集储存,避免造成资源浪费;最后再向沉降缝中进行注浆。[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0019] 1、采用在垫层上留置凹槽,同时在垫层上进行沉降缝位置标示,防水施工做成凹凸曲面以增加防水层延伸余量,底板上背贴式止水带,解决了无法填充填缝膏问题,使防水层处于被衬状态受水压力而不会拉段或撕裂现象。加设承压钢板解决水压力作用下防水层处于被衬状态受水压力而不会拉段或撕裂现象、聚氨酯填缝膏脱离等,从实际上节约成本、减少维修造成能源损耗。[0020] 2、在实际施工过中,本发明通过在压胶管边侧设置的防溢辅助组件和稳固组件,一方面能够避免胶水产生渗漏,且对于溢出的胶水能够进行收集储存,避免造成资源浪费,提高施工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的稳固组件,对于压胶管能够进行很好的位置定位工作,对于压实胶水具有积极作用,进而保证防水施工质量,且对于压胶管后期的拆卸也是非常简单,给施工人员提供便利。附图说明[0021] 图1为本发明沉降缝注胶施工结构连接左侧示意图;[0022] 图2为本发明图1中结构连接局部放大示意图;[0023] 图3为本发明沉降缝注胶施工结构连接右侧示意图;[0024] 图4为本发明图3中结构连接局部放大示意图;[0025] 图5为本发明压胶管与防溢辅助组件、稳固组件结构连接俯视图;[0026] 图6为本发明图5中防溢辅助组件结构连接局部放大示意图;[0027] 图7为本发明图5中稳固组件结构连接局部放大示意图;[0028] 图8为本发明压胶管与防溢辅助组件、稳固组件结构连接仰视图;[0029] 图9为本发明图8中结构连接局部放大示意图;[0030] 图10为本发明稳固组件结构连接局部剖视图。[0031] 图中:混凝土底板1、加固底板2、第一角型钢3、第一固定锚杆4、第二角型钢5、第一隔离硅纸6、第一槽型钢7、第二固定锚杆8、第二槽型钢9、第二隔离硅纸10、注胶槽11、压胶管12、防溢辅助组件13、第一连接板1301、第二连接板1302、密封垫1303、限位滑槽1304、第一磁铁条1305、限位滑条1306、第二磁铁条1307、收集盒1308、稳固组件14、螺纹柱1401、辅助弹簧1402、活动环1403、推压螺杆1404、保护帽1405、套管1406、活动柱1407、连接弹簧1408、夹板1409、防滑凸条1410。具体实施方式[0032]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0033] 请参阅图1至图10,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底板沉降缝防水结构,本发明包括[0034] 加固底板2,加固底板2固定设置在混凝土底板1上,且加固底板2和混凝土底板1中设置有注胶槽11,加固底板2中在注胶槽11的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第一角型钢3,第一角型钢3中贯穿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锚杆4,且第一固定锚杆4的一端延伸至混凝土底板1中,第一角型钢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角型钢5,注胶槽11两侧对称设置的第二角型钢5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隔离硅纸6,即第一隔离硅纸6的两端固定设置在第二角型钢5的侧壁上,加固底板2上对称固定设置有第一槽型钢7,第一槽型钢7的一端焊接固定设置有第二槽型钢9,且第一槽型钢7中贯穿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锚杆8,第二固定锚杆8的一端穿过加固底板2且延伸至混凝土底板1中,对称设置的第二槽型钢9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隔离硅纸10,即第二隔离硅纸10的两端固定设置在第二槽型钢9的侧壁上;[0035] 防溢辅助组件13,防溢辅助组件13对称设置在压胶管12的两侧,防溢辅助组件13包含有第一连接板1301、第二连接板1302、密封垫1303、限位滑槽1304、第一磁铁条1305、限位滑条1306、第二磁铁条1307、收集盒1308;[0036] 稳固组件14,稳固组件14包含有螺纹柱1401、辅助弹簧1402、活动环1403、推压螺杆1404、保护帽1405、套管1406、活动柱1407、连接弹簧1408、夹板1409、防滑凸条1410。[0037] 第一连接板1301对称固定设置在压胶管12的两侧,第一连接板130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板1302,且第一连接板1301的底端面固定设置有密封垫1303,限位滑槽1304对称设置在第二连接板1302的内侧壁,限位滑槽1304中固定设置有第一磁铁条1305,限位滑条1306活动设置在限位滑槽1304中,且限位滑条1306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磁铁条1307,限位滑条1306固定设置在收集盒1308的一侧。[0038] 第二磁铁条1307与第一磁铁条1305设置位置相对应、设置组数相同,两者相互吸引;收集盒1308共设置有两组,且收集盒1308的盒口一侧紧贴第二槽型钢9的侧壁。[0039] 这里的螺纹柱1401等距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板1302的外侧壁,且螺纹柱1401中设置有螺纹槽,且螺纹槽延伸至第二连接板1302中,辅助弹簧1402环绕固定设置在螺纹柱1401的边侧位置,且辅助弹簧140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活动环1403上,推压螺杆1404螺纹连接设置在螺纹槽中,且推压螺杆140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保护帽1405,套管1406等距设置在第二连接板1302的内侧壁,且关于螺纹槽进行对称设置,套管1406中活动设置有活动柱1407,活动柱1407的一端一体成型设置有连接弹簧1408,连接弹簧1408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套管1406中,活动柱1407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夹板1409的一侧,夹板1409的另一侧等距固定设置有防滑凸条1410;夹板1409等距设置有若干组,且夹板1409一侧设置的防滑凸条1410进行倾斜设置。[0040] 一种底板沉降缝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41] 沉降缝垫层施工,在沉降缝处垫层要考虑设计变形处理,采用下卧式垫层;沉降缝底板混凝土施工,在沉降缝空隙内填充材料;将底板沉降缝缝口表面刨成锯齿形后,用水冲洗干净;晾干后刷dt‑01活性剂,后背贴式止水带施工;压钢处理;[0042] 第二槽型钢9作底板沉降缝边,第二槽型钢9除锈刷dt‑01活性剂,用第一槽型钢7作压腿和第二槽型钢9焊结成一体;用第二固定锚杆8将其固定,槽钢缝宽3厘米,缝内打pm‑401胶,胶体间设置有第二隔离硅纸10,第二隔离硅纸10上部打am‑120a粘接胶;[0043] 安装压胶管12,即在两个第二槽型钢9之间形成的注浆口安装安装压胶管12,通过设置的稳固组件对其进行稳固安装;通过设置的防溢辅助组件13能够避免胶水产生渗漏,且对于溢出的胶水能够进行收集储存,避免造成资源浪费;此过程具体操作为:将压胶管12放置在两个第二槽型钢9之间的注胶槽口上,直到设置的第一连接板1301与第二槽型钢9进行紧贴,与此同时,压胶管12两侧的第二连接板1302到达第二槽型钢9的边侧位置,紧接着旋紧保护帽1405,使得推压螺杆1404对夹板1409进行挤压,使得夹板1409对第二槽型钢9的侧壁进行夹持锁定,与此同时,保护帽1405螺纹连接在螺纹柱1401上,且对活动环1403进行挤压,使得与活动环1403相连接的辅助弹簧1402处于压缩状态,对于保护帽1405具有一个锁定作用,且在夹板1409的一侧设置的防滑凸条1410,且进行倾斜设置,且相当于一个倒钩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夹持稳定性,进而保证压胶管12对于胶水压实工作质量;在第一连接板1301的底端设置密封垫1303的目的是避免胶水溢出,并且若是操作不当,胶水向外渗漏溢出后,通过第二槽型钢9的侧壁进入到收集盒1308中进行收集储存,避免造成浪费,且收集盒1308通过限位滑条1306与限位滑槽1304的卡接,且第二磁铁条1307与第一磁铁条1305的相互吸引进行定位,对于安装和拆除非常简单;[0044] 再者,对于压胶管12的拆除工作,直接旋松保护帽1405,使得推压螺杆1404对于夹板1409的推压解除,夹板1409在连接弹簧1408作用下回初始位置,进而对于压胶管12的定位即可解除,操作简单;[0045] 最后再向沉降缝中进行注浆;打孔向沉降缝中间注丙烯酸盐灌浆料。是一种丙烯酸盐类单体为主剂,以水为稀释剂,在引发剂与促进剂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高弹性凝胶体;它低粘度,渗透力强,具有很好的抗渗性及耐老化性能;它低表面张力,低粘度通常小于10cps。凝结时间短,可根据施工需要,在几十秒至几分钟范围内调整凝结时间,抗渗性能好,渗透系数为1.3×10‑8cm/s,弹性断裂伸长率大于100%,粘度为2‑6mps。灌注浆压力在0.1‑0.3mp,孔距:0.3‑0.5米或1‑1.5米之间,根据施工情况而定。[0046] 灌注浆时,其它孔嘴均应敞开,以利排气,竖缝从下向上注,水平缝从一侧开始延伸注。当注孔嘴出浓浆时,继续注浆,直至原孔在设计压力下不再吸浆或吸浆量小于0.1l/min时再换临近未出浓浆和未出浆的孔嘴加注,至到孔嘴内浆液凝胶为止,将其孔嘴封堵。[0047]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专利地区:山东
专利申请日期:2022-05-13
专利公开日期:2024-07-09
专利公告号:cn114960774b